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曾说:“父母与学校配合得越好,教育越会成功。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,但凡父母不与学校配合的,结果都是悲剧,这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无一例外。”
孩子走进学校,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。被老师看重的孩子,成绩更出色,自信心更强。无论在智商还是性格的进步上都会更好一些。而一旦被老师忽视,孩子不只会成绩降低,出现自卑情绪,在人际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碍,有的敏锐的孩子甚至还或许会自暴自弃。
老师对孩子的态度,并不只取决于孩子,某种程度来讲,甚至受父母影响更大一些。
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,不是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,不是常被请父母,而是老师不再注视TA,TA做了哪些都不会在乎,被老师完全舍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肯定是灰暗的。
但,有时候孩子在学校被舍弃不是由于孩子,大部分被老师“舍弃”的孩子是由于父母不经意间的一件事。
有时候,不是老师想舍弃孩子,而是被父母逼得舍弃孩子。
下面的几种行为,你有吗?
不了解事情原委就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
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,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,父母一时冲动愤怒是非常正常的。可是在去学校“讨说法”之前,必须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了解。
若是自己孩子错了,那就主动道歉;若是别的孩子的错,可以去和老师反应一下状况,让老师来协调处置;若是学校和老师处置不能当,可以先跟学校和老师协商下一步处置方法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父母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,如此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,日后自然会对孩子另眼相待。
假如在没搞了解情况之前就去大闹学校和老师,只能让老师感觉父母无理取闹,给老师留下的如此的负面印象,自然对孩子非常不利。
不把学校、老师的规定当回事
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,最好的办法就是配合。譬如不少学校会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,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,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。
假如父母对一些规定非常有建议,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,这会让学校和老师很为难。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。由于对于父母来讲,仅需面对我们的孩子,但对于学校,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。
不少看着不适当的规范,总是就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。
不参加父母会、不和老师交流
不会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
孩子的教育,第一负责人应该是父母,而且最知道孩子的也是父母,老师期望能和父母打造联系,准时学会孩子的状况,好能准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。
因此父母不管工作再忙,也必须要抽时间去参加父母会。假如实在没办法抽身,也最好按期和老师交流。
不然老师不确定你是不是对孩子的教育关心,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我们的处置方法你是不是能同意,更不会了解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不是与家庭问题有关。
孩子最后教育成什么样,是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一同决定的。不与老师交流,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一个整体的把握,自然非常难因地制宜。
父母与学校配合得越好,教育越会成功。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,但凡父母不与学校配合的,结果都是悲剧。
因此,在孩子面前,父母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——不是假惺惺的做戏(由于孩子都能知道出来),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考虑的方法做好孩子的工作。
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
就像这个世界最想让患者健康的是医生,那这个世界最想让孩子出色的就是老师了。能把学生教得个个出色,是每一个老师最大的梦想。
有的父母对孩子教育很看重,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教育事件,都会觉得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,对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大加指责。
不能否认的是,大家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,但不可以由于这个就否定所有些老师。这会让绝大多数怀揣教育理想,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伤了心。
假如父母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,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对孩子的宽容和鼓励,这种良性循环,最后会让孩子受益终生。
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
在几年前做过如此的一个调查:老师最厌烦那种父母?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的父母排在了第一。
目前不少父母会感觉,教育是服务行业,我交了学费,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。但教育不是服务,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。
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赖,由于也只有这类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,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,给孩子一份最好的教育。
假如大家社会最后一片净土——教育,都抬不起头了,那样大家的社会还有哪些期望,孩子还有哪些期望,民族还有哪些期望?
写在后面
每个生命都是复杂的个体,一个孩子就使一大伙子人头疼了。而一个班主任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、上百位父母还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种种,虽然他不可以让每位孩子成才,不可以让每位父母认可,但他付出的已经够多了。
所以请善待每位教师,尤其是那些为你孩子好,对你孩子严厉的老师。请父母多一分宽容和理解,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赖,老师必然会加倍珍惜你的孩子。